承办单位:湖北开放大学 湖北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

·东西湖区社区教育学院武汉

东西湖区分站  
切换至:
首页 > 魅力东西湖区 > 人文历史

魅力东西湖区

人文历史

      东西湖境域史属古云梦泽东境。据考证,迄今五千多年前,这里就有人类聚居,从事渔猎和耕耘。

      1949年5月,武汉解放后,东西湖地区分属汉阳(今蔡甸区)、汉川、孝感、黄陂四县管辖。1957年春,经党中央、国务院批准,成立“湖北省东西湖围垦工程指挥部”,由省长张体学任总指挥长兼政委。同年9月,开始集中大批干部、工程师和医务人员,组织动员武汉市义务劳动者1万余人,调集孝感、黄冈专区农民3万余人,河南省支援农民7万余人。于1957年11月正式动工修堤围垦,到1958年3月,胜利竣工,荒湖变良田。经国务院同意,湖北省编制委员会正式行文批准成立“武汉市国营农场管理局”。同年10月,武汉市增设东西湖区行政建制,实行区、局合一的体制。从此,在这片由移民、拓荒者开垦的土地上独立建区。云梦古泽迎来新生。

      建区后,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东西湖区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,发扬海纳百川、团结奋斗的移民精神和改革创新、艰苦创业的拓荒精神,不断地解放思想,改革开放、团结拼搏,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。

      东西湖的发展史,是一部思想解放史。从“治国之道,必先富民”的思考,到“家庭农场联产承包责任制”的农场体制改革;从以东啤为代表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,到举市场之力办“台商投资区”;从建设“八路一桥”改善投资的硬环境,到成立投资服务中心(政务中心)改善投资的软环境,一批经济开发园区如雨后春笋,展现蓬勃生机;从“思想有多远,就能走多远”的农场分税制改革,到“满天星星,不如一轮明月”的有选择性招商的“明月工程”;从“东部率先城市化”到“三城一新”统筹城乡,科学发展,加快“大汉口生态发展新区”建设的新格局……每一次战略起点,都是从思想大解放开始的。

      近年来,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,大力引进和发展机电、食品、烟草、总部经济、信息服务、航空、生物制药、物流等产业,打造千亿板块、百亿园区,大力推进以柏泉农场、石榴红村等为代表的新农村建设,区级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快速增长,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。东西湖的每一轮发展与进步都是在党的领导下,不断解放思想、开拓进取的结果。

     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(武汉市东西湖区)地处长江之北,汉江、汉北河及府澴河交汇环绕。沧海桑田、斗转星移。东西湖区自围垦建区60多年以来,从荒湖到良田、从国营农场到开发园区,从台商投资区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,一次又一次的嬗变使东西湖区实现华丽转身。2013年3月,经国务院批准,武汉市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---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更名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,与东西湖区合署办公。

      2020年9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《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白皮书》暨赛迪百强区(2020),其中,武汉临空港经开区(东西湖区)位于榜单第54名。从食品、机电、物流三大产业“一马当先”,到芯、屏、智、网、新“五朵金花”争相绽放,临空港奋力托举着武汉又一个千亿级体量“芯”希望,持续释放产业集聚力。在经开区,国家唯一的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通过大力引进项目、加快网络安全学院建设,必将打造成全国的“数据心脏”、世界级的产业基地。

      放眼未来,经开区将站在追求卓越的高度,思考探索创新创造发展、转型升级发展之路;充分发挥中欧(武汉)班列功能,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战略和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。继续做好乡村振兴文章,加快推进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建设,打造都市田园综合体,构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,实现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继续做好临空港“水文章”;推进智慧水务平台建设。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,坚决完成汉江沿线码头整治工作和环境改造。努力打造“一城三港(临空制造港、网络安全产业港、现代健康食品产业港)”,建设中部地区最宜居宜业、独立成市的国家级开发区,全面开启建设国家级开发区新征程。

主办:湖北开放大学  
扫描二维码
进入APP学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