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办单位:湖北开放大学 湖北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

·江汉区社区教育学院武汉

江汉区分站  
切换至:
首页 > 魅力江汉区 > 人文历史

魅力江汉区

人文历史

 

“没有到过六渡桥,就等于没有到过汉口”。这句话是六渡桥商业区曾经繁华的真实写照。

 

六渡桥并不只是一座桥,它曾是汉口的著名商圈。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,以六渡桥为中心的汉口中山大道商业区,曾演绎过一段辉煌的历史。一大批餐饮老字号企业和大中型商场鳞次栉比,武汉三镇的居民不管多远都会来这里逛一逛。

 

无图片

 

如今,六渡桥的桥消失了,老通城不在了,老会宾没了,小桃园散了,新民众乐园连旧的影子都没留下,清芬要拆、积庆里要拆、楚宝巷要拆,甚至铜人像一带,据说也要拆除。

 

而那曾经的汉口商业中心六渡桥,却不会在武汉人的记忆中消失。

 

六渡桥:地名来历

 

数百年前,汉水改道,汉阳娩出了一个到处是水的汉口。水带来了渔船,带来了贸易,汉口变成了著名的码头。

 

一个袁姓的大官为了不让汉口遭受水患,修建了袁公堤,后来就变成了长堤街。

 

堤外因为修堤取土挖出来的壕沟,变成玉带河。有人曾用“杨柳依依玉带河,搔首弄姿赛秦淮”赞美当时的情景。

 

当时的汉口,是堤内是居民,堤外都是荒沙河泊的景象。这时候,玉带河上是不需要建桥的。

 

直至清朝前期,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,堤外也慢慢成为陆地了,居民越来越多,也跟堤内一样发展成为街市,这才有了建桥的必要。

 

此后,在现在的江汉区内陆续修建了喻义桥、九如桥、万寿桥、陆渡桥、广义桥、新盛桥等30多座桥。

 

而“陆渡桥”是六渡桥的异名。

 

无图片

 

有人查证,六渡桥附近的六度庵当建于乾嘉年间,极有可能是在乾隆年间修成。

 

因此推测先有玉带河,再是堤外的街区发展,使在河上建桥成为必要,最后是建桥以何为名,即是以附近地标建筑为名。

 

因过桥即是六度庵,故名六度桥,是否六度庵资助亦未可知。

 

 

而以前六度桥和六渡桥一直是并用的,直到文字发表渠道单一、讲究文字规范以后,“六渡桥”才成统一、固定下来,说起来,也不过是近六七十年的事情。
 
那为何会取名"六度”?有人曾做出如下解释:
 
六度是庵名,自是佛教名词。据《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》(又称《仁王护国经》、《新译仁王经》、《仁王经》),著名的三藏翻译的。六度:“六波罗蜜也。旧称波罗蜜,译言度。新称波罗蜜多,译言到彼岸。度为度生死海之义,到彼岸为到涅盘岸之义,其意一也。其波罗蜜之行法有六种:一布施,二持戒,三忍辱,四精进,五禅定,六智慧也。”通俗地说,就是佛教修行六种到达彼岸的方法。

六渡桥:曾经的汉口繁华地段

 
 
在武汉被各列强分割租界的时期,地处华界的六渡桥,是最繁华的地方。
 
汉口因港而市,而长堤街是初现繁华的汉口的第一道屏障,在它的庇护下,位于六渡桥的汉正街,从吊脚楼,到河街、汉水街,最后成为名副其实的汉口母街。

 

 

数量繁多的码头、行栈、仓储、中介、商店、字号、摊贩,构成了汉正街乃至汉口商业繁华的基础。
 
汉正街的繁华,也开启了六渡桥的繁荣之路。到了现在,你仍能在六渡桥的街面上看到大大小小的店面。
 
到了1985年,六渡桥的桥建起来,三镇的居民,都更爱往六渡桥跑了。
 
自建天桥开始,老汉口就流传这么一句话:“声誉满三镇,购物在六门。”
记忆中的武汉,总是车水马龙,上个世纪80年代,住在江南的人买重要的东西,首先要经过的就是六渡桥。
 
那时候六渡桥热闹非凡,天桥上面人山人海,商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,穿梭的汽车喇叭声,构成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。

 

 

在这里,清芬路是有名的鞋市,曾经这里的鞋料店有八百多家,上世纪九十年代最辉煌的时期,小巷人头攒动,摩肩接踵,热闹非凡。那个时候,武汉人脚上的鞋子基本都来自这里,不少青山、武昌的居民特地坐轮渡来清芬路买鞋。

 

 

有老武汉人曾如此描述在六渡桥的娱乐活动:
 
去民众乐园看戏、听相声,到铜人像旁的商店扯块布、顺便喝碗鸡汤,专程去美真照相馆拍照留念,在清芬鞋城和老板讨价还价,逛桥东商场,去桥西打电玩,闲时去粤汉码头吹吹江风。
 

对了,还要去新华电影院看场电影……

 

1933年,孙中山铜人像揭幕,本来说要建在中山公园,因为大水,选在了地势高的市中心六渡桥。

 

虽然老汉口的中心转移了,但这尊铜人像也越发成为了老汉口的特殊象征。

 

六渡桥:美食老味道

 

六渡桥居民的清晨,是被什么唤醒的?

 

烧梅面窝糊汤粉牛肉拌面牛肉粉蟹壳黄酥饺热干面生烫鸡汤……梦里梦到这些,醒来就一定要吃到,不吃到一天都冇得精神。

 

在六渡桥生活,你第一件事学会的是去吃哪家,第二件事就是懂得乖乖排队等待。

 

而六渡桥除了名气太大的老品牌,市井深巷中的经典老味,也是一段美食传奇,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故事。

 

有的店铺看上去平淡无奇,其实也是开了几十年的老字号。

 

远东巷是六渡桥的市井美食聚集地,这里品种繁多,鸡冠饺、糊米粉,糯米鸡,牛肉粉……你想吃的都能在这里找到。

 

最出名的当时就是黄炎记的牛肉粉,店铺的墙壁被油烟熏的微黄,排队买粉用的还是旧式的塑料红票票,很有年代感。

 

每天排队的人超级多,不到11点就卖完,一天能卖3千多碗粉。他家主打生烫,牛肉,牛杂,牛心,样样都很鲜嫩,一般老熟客点三合一的居多。

 

 

除了黄炎记,明镜家的生烫也是相当不错的。明镜也是开了20多年的老店,好多顾客从小吃到大的,现在又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吃。明静家的招牌就是三合一,即生烫牛肉,牛腰,和猪肝三合一,吃前加上他家的特色花椒粉,麻和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。

 

 

在这里,你还能品尝到全武汉最“隐秘”“癫狂”的炒饭。

 

 

这是一个小推车美食,没有招牌、没有座位,全靠口碑和味道成为了六渡桥的炒饭扛把子。来吃炒饭的人除了普通食客,还有附近做生意的,据说每天几小时能炒几百碗。

 

在这个小摊上,除了炒饭、还有炒面炒粉,可以搭配多种食材变着花样儿的炒。火腿、肉丝、肥肠、牛肉、腊肠、鸭肠……随便加一两样自己喜欢的,就是一餐豪华炒饭。

 

 

 

提到六渡桥,另外不得不提的美食就是德华楼。“德华楼的包子,会宾楼的武昌鱼”,当年被喻为六渡桥的“双雄”。

 

德华楼的名气就不用说了,特别是在许多老品牌改制之后味道大打折扣,可德华的年糕,包子一直保持水准,实属难得。

 

 

“人都说是伤心树,怕上春风六渡桥。”去年年底中山大道开街,六渡桥的天桥没有再复建,留在了人们回忆中。

 

改造后六渡桥一切依旧红红火火,热闹的背后亦有遗憾。从最热闹的经济中心到日落西山,曾经的金饰大楼成为商业交易中心,从百年老店到格调满满的新式店铺……

 

时代的脚步在六渡桥的老街上游走,看穿武汉一个时代的繁华和变迁。

 

 部分资料来源:老夏微课堂、武汉周边万事通、逛哈子
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

 

 

       

出品  江汉社区教育
【转载请注明出处】
 
主办:湖北开放大学  
扫描二维码
进入APP学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