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办单位:湖北开放大学 湖北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

仙桃分站  
切换至:
首页 > 魅力仙桃 > 人文历史

魅力仙桃

仙桃民间文化简介

上传时间:2020-10-06

沔阳花鼓戏

湖北地方剧种,又称沔阳花鼓剧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形成于清嘉庆年间,已有200多年历史。沔阳花鼓戏起源于沔阳,流行于江汉平原。1954年改称“天沔花鼓戏”,1981年改称“荆州花鼓戏”,2002年改称“沔阳花鼓戏”。在仙桃民间,盛传“听了花鼓的哟喂哟,害起病来不吃药”的美誉。有剧本544个,著名的有《十三款》《站花墙》等。

沔阳皮影

沔阳皮影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,形成于清道光年间,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。沔阳皮影又分为上路子、中路子、下路子。上路子腔借鉴民间小调如薅草歌、打硪歌和鸡鸣腔等,中路子腔融入了汉剧、楚剧等唱腔,下路子腔曲调婉转悠扬,是沔阳渔鼓腔的正源。1990年后,沔阳人又对皮影技术进行改革,借鉴影视艺术和戏剧表演程式,表现立体舞台效果;发展儿童剧目,在动画上下功夫,其艺术效果别具一格。

沔阳渔鼓

湖北四大曲种之一,在中国民间艺术史上颇负盛名。是湖北省流行最广、群众熟悉和喜爱的曲艺演唱形式。形成与清嘉庆初年,已有200多年历史。渔鼓又称道情、道情渔鼓、筒子腔、南话筒,组词结构独特,唱腔高亢。其演唱单调,仅左手抱渔鼓执云板,右手击拍成声以为节奏,没有丝竹乐器伴奏。唱腔也很简单,带有叙事性,内容大多为道教故事,借以警世劝善,如《兰关记》等。1953年,沔阳渔鼓皮影队参加中南地区会演,其剧目《武松打虎》获创作演出一等奖。1958年,沔阳渔鼓定名为“湖北渔鼓”。随着时代的进步,沔阳渔鼓的表演形式也有新的发展。1962年创新为渔鼓戏,即让演员以戏剧化妆,穿戏剧服装,根据戏的路子用渔鼓腔来演出,受到群众欢迎,被称为南方“吉剧”。优秀剧目有:《造车记》《火焰山》《一子两母》等。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沔阳道情

又称湖北道情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沔阳打硪号子、沔阳花鼓戏、沔阳渔鼓的唱腔、曲牌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新曲艺品种。沔阳道情道具只有一个渔鼓和两块简片(长约一米)。演唱者左手环抱渔鼓并击竹简,右手中指、无名指、小指并拍渔鼓;另有高胡、大三弦等数件丝竹乐器伴奏。沔阳道情多作为舞台演唱,以一人站唱为主,也有两人以上演唱。以唱为主,间有说白。一人站唱时,左手怀抱渔鼓筒兼执竹简,右手拍击渔鼓筒端的皮膜,交错应节。二人对唱时,另一人敲击磁碟,唱到尾腔时,多为众人帮腔。其曲牌由沔阳打硪号子演变而来,曲目也多数从其他曲种中移植。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沔阳善书、评书

沔阳善书是一种讲唱结合的曲艺形式,又称“讲圣谕”“说贤书”等,民间称之为“太平书”“化春福和“哭善书”等。清时称为“讲条”。大致形成于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,流行仙桃全境及周边县市,以仙桃城区、沔城、胡场、通海口、沙湖、长埫口和西流河最为集中。讲书多在元宵节后开讲。讲书人以婉转声调和悲切低沉的哭腔兼之表情动作感染听众。评书则只讲不唱,所讲内容主要有《三国演义》《水浒传》及剑侠、公案之类的章回小说。讲书人手持纸扇,端庄儒雅,讲时夹以诗文、成语、典故,引人入胜;或在台上腾、挪、散、攒,不时随故事跌宕起伏,用惊堂木击桌,来调动听众情绪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茶馆酒楼大都兼讲评书,仅沔城、仙桃各达8家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评书仍受到老年听众的喜爱。县文化馆、县工人俱乐部常作讲评书的场所。至今文艺舞台上常有评书作为节目表演。主要脚本有《十全大善》《劝夫改过》《四下河南》《五子哭坟》,宣扬伦理道德,表达劝人行善的愿望。

沔阳三棒鼓

曲艺的一种,是一种技艺性的歌舞,起源于明末。其表演方式是:腰系鼓,颈挂锣,用两端嵌有铜钱的三根木棒,轮流抛于空中,双手一边丢棒,接棒,一面击鼓,一面敲锣,同时应节而歌,这是单人的玩法;二人表演时,更为精彩,一人丢棒接棒,击鼓歌唱,一人敲锣,并为丢棒者伴唱,棍棒时而在空中划出三条晃晃的曲线,时而变换成一个个多彩的花环,稳稳地接住,抛起,再接住,再抛起,其精美的表演,让人看得眼花缭乱,目不暇接。后又发展成多人表演。由于用三根木棒轮流抛起,落下击鼓很单调,后来又加上一人打马锣和鼓声同时伴奏,为了突出舞棒节奏就将木棒两头打空,穿上铜钱,使木棒舞动落手时,产生悦耳的“坡坡”之声,有许多舞棒手势技艺娴熟者创造出许多舞棒花样,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。歌剧《洪湖赤卫队》中有这么段唱词,“身背着三棒鼓哟,流浪到四方,想起往日去卖唱,好不叫人痛断肠。”致使三棒鼓名扬全国。

十样锦

也称“七星点子”“十番锣鼓”,在沔城也叫“清音”。起源于明代,流传于民间,后被释、道加以利用,由构成十种音色的敲击乐器(打、堆、各、七、浪、星、当、昌)加吹管乐器(笛、箫、唢呐、笙)组成,属于“襄河吹打”的一种演奏形式。演奏的曲调多为南北曲牌中的牌子曲,也杂有部分民间小调。其主要曲目有《渔家乐》《金钱花》等。

江汉丝弦

是江汉平原的一个民间丝弦乐种,流行于仙桃、天门、潜江等地,是在沔阳民歌、沔阳小曲和沔阳花鼓戏音乐的孕育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。迄今约有近百年的历史。主要乐器有二胡、四胡、京胡和月琴。江汉丝弦以弓弦乐器为主,多是传统的器乐独奏演艺活动,少有打击乐器的参与,其乐曲旋律的进行,曲体的变化以及演奏手法等都有着鲜明的特征。江汉丝弦的音乐与当地民歌、说唱、戏曲有着密切关系,同时也包括有不少民间器乐曲牌。

襄河吹打

流行于汉江中下游的民间吹打类乐种,乐曲主要是在当地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并吸收不少明、清俗曲演化而成。襄河吹打的乐器有唢呐、大锣、钹、鼓、小锣、马锣等,乐器以唢呐为主,乐队以六人组最常见,演奏形式分为行奏与坐堂两种。旋律具有浓郁的江汉平原风味,许多乐曲直接来自沔阳民歌。乐曲结构大都为单曲体,既有长短句结构,也有上下句对仗结构。襄河吹打应用于仙桃民间红白喜事、吉庆盛典等不同场合,是仙桃各种民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蚌壳精舞

由沔阳民间关于“蚌壳精”的故事演变而成的一种舞蹈。蚌壳精舞舞姿生动活泼,充满情趣,其独特的乐器配备,扣人心弦的锣鼓点引人入胜。乐器除鼓、锣、钹外,还有马锣。马锣声音清脆悦耳,散出浓郁的水乡气息,把观众带入特定的艺术境界。蚌壳精舞特有的击乐声,令人心旷神怕。此舞自清朝嘉庆年间起开始盛行,一直延续至今,每年春节期间各地群众用蛙蚌壳舞形式走村串乡,庆祝新春。1953年,沔阳县举办第一届春节庙会,彭场演出代表队的欧芹生、彭菊珍合演蚌壳精舞,代表荆州地区参加湖北省民间舞蹈艺术会演,获表演艺术一等奖。尔后参加湖北省民间舞蹈艺术会演大会,向中南地区领导作专场汇报演出。1953年3月21日《湖北日报》作专题报道,1953年4月的《湖北文艺》特将蚌壳精舞的舞照作为该期的封面,湖北省民间舞蹈艺术会演大会会刊登载该舞的全部舞照。仙桃民间每逢重大节日及文化庙会,都会有蚌壳精舞表演。

采莲船

为湖区人民模仿驾船采莲而创作的一种歌舞形式。船以木、竹、彩纸扎成。由一少女(或一青年男子)扮成采莲女,一男子扮成艄公撑篱,牵引彩船跑圆场或作荡船状,船后一艄公手握破芭扇随船而行,以滑稽言行惹人发笑。艄公领唱,众人应合,锣鼓伴奏,边歌边舞。唱词多由艄公即兴发,句式以“三三四三”的主词和衬字组成。唱腔为采船调或其他小调,如《游江》《赶旱船》《八段锦》《手扶栏杆》等。仙桃采莲船以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闻名于荆楚大地,曾多次参加省民间舞会演,并获好评。

莲湘舞

又称打莲湘。表演者多是女子,身穿民族彩色服装,一人领先,众人列队在后,执精美竹节(莲湘),竹节上有小孔,小孔中串着若干有孔的铜钱,舞起来发出银铃般响声。打莲湘有很强的节奏感。表演时,右手执节,左手配合,先击左肩,再击右肩,转拍正反左手,再击左膝右膝,然后转身左右脚踢节,其舞蹈动作优美、整齐、统一,被列为仙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狮舞

俗称玩狮子。沔阳狮舞有舞地狮子和舞台狮子之分。舞地师子,由一少年手持绣球舞弄逗引,两个善舞的人顶着人造狮皮,表演抖毛、抓痒、跳跃、跌扑、睡觉、翻滚、踩球等动作。台狮子在垒起的桌子上表演,有“九么十八洞(即36张桌子垒起的高台)”“一炷香(即9张桌子垒9层)”“灯笼园(即九张桌子脚对脚、桌面对桌面)”三种。舞狮者除表演与地狮子相同的动作外,还有“望江喝水”“四爪踏雪”“金线吊葫芦”等,动作惊险,扣人心弦。

高跷

仙桃民间一种舞蹈表现形式。舞者在四尺高的木棍上,扮成各种人物形象(多为历史人物、戏剧角色),手持道具,在锣鼓伴奏声中,或扭秧歌,或骑竹马,或拉犟驴,或二人对舞,或十多人同演。在沔城、沙湖、彭场等地,有将儿童扮作金童玉女,举在三丈出头的高跷上表演,称为“出天星”。

龙灯

是倍受仙桃人民欢迎的一种民间舞路表现形式,分地龙灯和高跷龙灯两种表演形式。沔阳龙灯以九节布龙为代表。龙用竹圈、木把、彩布制成,常见的有彩龙和火龙两种。彩龙有红、黄、蓝、白、黑五色;火龙每节燃蜡烛,以便夜间玩耍,近年亦有安装干电池的。龙身长18米,由10人(龙珠1人,舞龙手9人)。表演时,由一人举大球珠戏引长龙,舞龙者做戏珠、翻腾、穿花、摆尾等动作,在锣鼓声的烘托下,利用人体多种姿态将力度、幅度、速度、耐力等揉于舞龙技巧之中,或动或静,组成优美形象的龙的雕塑,展现龙的精气神韵,以及龙所象征的中华民族奔腾跳跃的精神风貌,场面威武壮观。龙灯被列入仙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高跷龙灯

是沔阳舞龙的一种独特表演形式。就龙身而言,长度和一般龙灯差不多,但龙节比一般龙灯少。一般龙灯为十三节至十五节,龙节之间跨度短,便于玩地龙灯;沔阳高跷龙灯只有九节,龙节之间跨度长,便于踩高跷舞龙灯。就龙衣颜色而言,沔阳高跷龙灯有两条,一条黄龙一条赤龙;而一般龙衣不限颜色。玩高跷龙灯的人要打脸挂须,装扮成戏剧“十大名角”,由且

旦角玩珠、武小生玩龙头,丑角玩龙尾,其余七人玩龙身七节。高跷舞龙人必须同时具备三大基本功:踩高跷的本事、舞龙灯的技巧、武术功夫。高跷龙灯关键看舞龙头的人,重要的是舞龙时,龙头要用得开、转得圆,龙头向上时龙口张开抢珠,向下时龙口闭拢,活灵活现,极是好看。沔阳高跷龙灯可玩花样、以“天盘”“地盘”“地滚(俗称懒龙翻身)”“鱼咬尾”“半边月”“青龙盘柱”“五岳(玩五张方桌)”等十几种技艺、,穿插进行。1980年,彭场崇塘村表演的高跷龙灯舞,由省电视台录像播放。该项活动被列为仙桃市非物资文化遗产。

五虾闹鲶灯

仙桃民间一种舞蹈表现形式。用竹篾扎成虾子灯和鲶鱼灯,头部、中躯、尾部均能活动,糊上透明的白纸或白布,虾子灯长八尺,鲶鱼灯长九尺,寓意“发”“久”之意。“五虾”寓意“五谷”“五福”“五湖”,“鲶”以其谐音为“年”,玩“五虾闹鲶灯”,由十个虾子灯手和一个鲶鱼灯手操作,五个虾子灯围绕一个鲶鱼灯模仿虾子和鲶鱼游弋、戏水、打弓、蹦跳玩出各种招式以取悦观众。从春节到元宵,蚌壳精、高跷龙灯、狮子、采莲船等同时向广大人民闹年,祈盼丰收,气氛欢天喜地,场面激动人心。“五虾闹鲶灯”是仙桃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,被列为仙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老背少

仙桃民间一种舞蹈表现形式。流行于沔城、张沟、新里仁口、彭场、杨林尾、沙湖、通海口等地。由一人扮成两人表演,少女系真人,老人以道具代替。表演者既能道男腔、唱女调,又能将男女动作演得惟妙惟肖。民国时期,沔阳汉剧艺人董瑶阶将其加工提高,搬上舞台,成为戏剧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。

主办:湖北开放大学  
扫描二维码
进入APP学习